什么是正山小种?

茶风暴 2021-12-29 14:52 编辑:阙鹏 314阅读

正山小种是世界公认最早出现的红茶,它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笔者认为较可靠的时间段应该是在明代末期(1567—1610年),而后逐步发展成熟的。

它的出现应当是一种偶然的必然结果。1662年,当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到英国后,英国开始流行起了喝下午茶。凯瑟琳有喝茶的习惯,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

中国最早记载红茶书的是《清代通史》,按书中所载,在明崇祯十三年(1640)之前,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就把红茶销往欧洲。这两个时间线是相互吻合的,所以说红茶起源于1640年以前是比较准确的。

当然,那时的红茶和现在的红茶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只是红茶的雏形,其中可能也有雏形的乌龙茶。有人会说当时贸易的茶也可能是绿茶,那是一定会有的,但绿茶一定不会在这场贸易中壮大。因为绿茶经过长时间在海上的运输,品质必然不会得到保障。且绿茶价格昂贵,其清新淡雅的风格也不符合欧洲人的口味。

1689年,英国在中国的福建省厦门市设置基地,大量收购中国茶叶。当时的正山小种应该是红茶类的半发酵茶,当时也称为武夷茶。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为了适应长时间的海上运输,欧洲人的口味,正山小种的工艺发展也受到了影响,有了更足的发酵、焙火,也加入了烟熏工艺的做法。

目前教科书上认定的传统正山小种工艺是:萎凋—>揉捻—>转色(发酵)—>过红锅—>复揉—>熏焙—>复火

功夫红茶的工艺,也是现在绝大部分红茶的加工工艺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传统正山小种的工艺要比其他红茶的工艺复杂很多,正山小种是红茶的起源。

中国的红茶,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以及红碎茶这三种。小种红茶又以正山小种为代表,有世界红茶鼻祖的美誉。

正山小种的原产地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从桐木关关头至“皮坑”纵横25公里地带所产称桐木小种。以此为中心,东至大王宫,西近九子岗,南达先锋岭,北延桐木关外。凡武夷山市、建阳市、光泽县三市县交界区的高山茶园所产的小种红茶均称为“正山小种”(即现今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圈内的地域或邻近山地)。

桐木村位于重蛮叠峰之间,产地海拔在800~1500米之间。昼夜温差大,更有利于茶叶内涵物质的积累。且四周均为原始森林覆盖,终年云雾环绕,空气湿度大,日照短,其茶园土壤成土母岩以花岗岩为主,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因此桐木关属世界顶级红茶产区。

桐木属武夷山市的高寒山区,茶树品种单一,大部分为武夷菜茶。因其他品种经受不了低温及长期霜冻,(下桐木有一些水仙梅占等品种)因此茶树萌芽迟,开采期要在立夏以后,鲜叶要求类似武夷岩茶,亦要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开面采,(这也是辨别正山小种产区的依据之一)但以小开面二三叶采为最优。